液氮罐存的样本多了,取拿频次高了,难免会出现一些标本、冻存管不小心掉下去的事情,有时也会有异物在开盖间隙掉进去。直接下手取,明显不合理,液氮这种-196℃低温,皮肤接触瞬间冻伤,戴低温手套进去拿也不方便,开盖后液氮气化,氮气遮挡视线,即便带有护目镜、脸部有防护,不怕氮气也很难看清。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取呢?
答:根据容器类型来分别处理。
1.小型液氮罐
这类容器容积小,口径也小,看不到标本所在位置,无法直接用工具取。
可以先把液氮倒入到别的大开口容器中,比如泡沫箱子,再用漏勺捞出标本或冻存管。取出后重新装好,再添加液氮,放入样本即可。
担心拿起倾倒伤罐子对颈管有损的可以选择使用液氮转移泵将液氮导出来,不过泵的使用有50mm口径要求,非50mm口径的只能倾倒解决,之后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就好。
2.大口径大容积
如果是大口径,实验室常用的那一类,容积也比较大,再用上面的方法就很不现实了,费力且不安全。
但好在大开口漏勺好进入,可以寻找一个大小合适的漏勺直接伸入进去捞取。取得时候记得穿戴好低温手套,条件允许可以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保护好面部和手部。
以上就是标本掉进液氮罐的处理办法,这两个方法可适用于所有掉入容器中的异物。但无论用哪种方式,自身安全防护都要一定要做好,不要让液氮接触自己的皮肤。